最新消息:

企业支出、费用、成本及相关关系

经济基础知识 荣增 92浏览

支出的分类
支出是指所有流出企业的钱

⑴资本性支出
通过它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及于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支出。如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出及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支出等。

⑵收益性支出
通过它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仅及于一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如企业外购材料、支付劳动报酬支出,以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支出,生产经营过程中缴纳税金、有关费用(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它是企业得以存在并持续经营的必要的社会性支出

⑶利润分配支出
在利润分配环节发生的支出,如股利分配支出等。

⑷营业外支出
不属于资本性支出和生产经营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应从会计主体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主要包括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

⑸企业对外投资支出
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进行投资发生的支出。

⑹缴纳所得税费用支出
企业按规定缴纳所得税费用发生的支出。

支出与费用的关系,只有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和费用有关系

资本性支出: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即这类支出首先要资本化) ,在这些资产发挥作用过程中,根据其作用时间、对象,采用折旧费、摊销费等”费用”形式进入日常会计核算流程。

收益性支出:发生时直接作为”费用”看待,符合费用定义和确认条件的,确认为费用,进入日常会计核算流程。

费用与成本的联系

(1)费用和成本两者都是资产的耗费。
(2)费用和成本两者都是针对特定会计期间而言的。
(3)成本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的费用归集,由费用转化而来。
(4)成本可以转化为费用,会计期未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损失,作为费用与当期收入配比计算经营成果。

从范围来讲成本一定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而费用则不是,费用等于成本之和加期间费用之类等等。比如我们会说,一袋方便面的成本,这里不会用“费用”这词;我们会说,方便面厂一个月的运行费用,这里同样不会用“成本”这词。由此可知费用与成本的区别:

(1) 费用是针对特定会计期间而言的成本不仅是针对特定会计期间而言的,而且是针对特定成本核算对象而言的,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2) 并非所有的费用均计入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费用确认
(1)费用确认条件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确认:
①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③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费用所属会计期间确认
费用所属会计期间确认应遵循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如果支出所带来的效益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收益性支出,确认当期费用;如果支出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而且同时与几个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费用所属会计期间确认均以责任(义务)已经发生为标准。
配比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费用计量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费用所耗费的资产形态主要为货币资产、存货以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⑴货币资产
货币资产是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对于货币资产耗费,按照符合确认条件的货币资金开支,按金额计量。
⑵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发出存货的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例:每个施工项目所消耗的材料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消耗的原材料等存货,通常按项目需要进行采购,应采用个别计价法计量。
存货的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说白了就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哪个低,哪个计入资产负债表。
⑶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量
①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无特殊说明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某种特殊权利、技术、知识、素质、信誉等价值形态存在于企业并对企业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
①无形资产计量
a.无形资产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b.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企业应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同进行后续计量。
②无形资产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a.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b.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知识类文章,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如涉及侵权或拒绝展示,请及时联系邮箱1295@163.com删除。

转载请注明:秀日 » 企业支出、费用、成本及相关关系